3D量身 vs 傳統手工量身

由於前一篇文章提到的3D量身的惡俗,有些讀者並不是很能理解為何我會鐵口直斷地批評,因此特地再開一篇來分析3D量身的優劣勢,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更加讓讀者理解為何我會以福塞爾的惡俗形容之。

3D量身能為你做些什麼?

官方網站中的一段文字敘述

現在台灣的3D量身,主要是以TG3D studio的技術,有興趣者可以點入官網查看,綜合整理如下:

  1. 時間快速,掃描時間低於三秒鐘。
  2. 可在三十秒內,直接於app中建模、提供精準數據。
  3. 不需專業人員協助。
  4. 數據可應用在其他相關領域。

聽起來的確技術力十足,但在訂製西服這個領域當中,3D量身究竟有沒有什麼特別獨到的優勢?擁有經濟學思維的我們,得好好算一算成本與效益才行。

3D量身的成本與效益之間的轉換是否划算?

量體姿勢有所限制,並非「自然站姿」。

當我們選擇了3D量身之後,我們最先遇到的第一個成本,便是硬體費用問題,據我所知,大概也得花上數十萬元的費用(若資訊有誤,煩請告知)。

再來是空間成本的問題,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,還得安排一個空間給3D量身儀,而這空間原本或許有其他的利用方式,這些都是3D量身儀器的機會成本。

先不論後續的維護成本,光是付出前面這些成本,我們換得的是一個整體的精準數據(先不管精準的定義)、app內的3D模型、高科技體驗感….然後呢?

我們大費周章而得到的數據,並沒有辦法直接變成衣服,否則人人都能成為裁縫大師。在沒有經由公式化為版型之前,都還是一些毫無意義的身體數據,而這樣身體數據取得方式,我們同樣能夠利用比較便宜的替代方案解決 — — 傳統徒手量身。

3D量身的後續發展價值

由裁縫師親自接觸客戶,對於版型的掌握度有顯著的幫助

不可諱言,3D量身後續的發展性的確不可忽視,若能配合「版型數據庫」做結合,的確可以大幅縮短製作流程,但就以我自己本身接觸相關實務經驗而言,目前的技術尚未成熟,目前最多能做到的,大概就是版型的配對與自動縮放,真要解決特殊體態,還得仰賴「試穿」以及後續的「人工調版」,並沒有辦法藉由3D量身直接套用公式,自動出現一套毫無硬傷的完美西裝。

將文章分享給朋友